各學院(部):
根據《關于開展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第七期“333工程”)申報工作的通知》(蘇人才辦〔2024〕3号)和蘇州市教育局《關于組織申報江蘇省第七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的通知》(蘇教師函〔2024〕18号)精神,現就我校第七期“333工程”培養對象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拔和推薦名額
1.根據通知要求,我校選拔推薦人選報蘇州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擇優确定推薦人選。
2.我校可選拔推薦蘇州市教育局人選名額為:
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推薦名額:1名;
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推薦名額:4名。
3.各學院(部)可根據實際情況,第二層次推薦名額0-1人;第三層次推薦名額0-2人。
二、選拔對象
1.選拔對象需為全職在蘇工作或與我省用人單位簽訂全時勞動合同,從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或從事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人選需嚴格按照人事隸屬關系(編制、社保和個稅所在單位)進行申報。
2.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應具有研究生學曆(或碩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97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
3.支持期内的國家級人才計劃不作為選拔對象。往期“333工程”培養對象不得降低層次申報,已入選過兩期同一層次的培養對象,不得再申報本層次。支持期内的省“333工程”“雙創計劃”“紫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特聘教授”“特聘醫學專家”“青藍工程”“教學名師”“蘇教名家”等省級人才計劃不得申報。存在學術造假或道德失範行為的不作為選拔對象。
三、選拔重點
1.基礎研究和承擔重大戰略任務人才。注重選拔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承擔省級以上重大基礎研究、重大成果轉化和“卡脖子”技術攻關的人才。
2.重點學科人才。聚焦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發展,注重選拔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關鍵軟件、新能源汽車、工業母機、機器人、通信、海洋和未來産業等重點領域人才。
3.優秀青年人才。加大青年人才選拔培養力度,資助期滿的國家級人才,符合青年人才申報條件的,不占用所在單位申報指标。
四、選拔條件
1.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遵守法律法規,愛國奮鬥奉獻;專業基礎紮實,學術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德才兼備;模範踐行科學家精神,有高尚的學術道德、嚴謹的科研作風和科學、求實、團結、協作的精神。
2.符合第1條,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第二層次:
(1)在自然科學領域,發展潛力大,有創造性成果,達到國内領先水平,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重要貢獻人員,或省(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2)在工程技術領域特别是高新技術領域有重大創新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或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重要貢獻人員,或省(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3)在主持并完成省(部)重點工程、重大科技攻關、大中型企業技術設計改造以及在消化引進高科技産品、技術項目的設計、研制、管理中,創造性地解決技術或管理難題,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4)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或自主知識産權,領辦或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性運用和發展現代經濟管理理論與方法并取得重要成果,其領辦或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業項目符合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并處于領先地位,對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5)在醫藥衛生領域,長期在醫療衛生第一線工作,醫療技術精湛,能成功診治疑難、危重病症,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作出重要貢獻,在省内外産生重大社會影響。
(6)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理論研究取得突出成績,獲得省(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對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提出有重大價值的可行性論證、建議,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7)在文化藝術、基礎教育領域成就突出,對我省文化藝術和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為省内外同行所公認,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
(8)具有高超技藝技能和一流業績水平的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獲得者等。
3.符合第1條,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第三層次:
(1)在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獲得省(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重要貢獻人員、省(部)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或市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2)在經濟社會發展一線,研究開發、推廣、應用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3)在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中,擔任研究、設計、施工等方面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并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在醫藥衛生領域,長期在醫療衛生第一線工作,醫療技術精湛,能成功診治疑難、危重病症,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表現突出,在本地區有較高知名度。
(5)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發表重要學術論文或出版專著,并在省内外引起較好反響,獲得省(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以上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對江蘇省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提出有重大價值的可行性論證、建議,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6)在文化藝術、基礎教育領域成績顯著,對我省宣傳文化和基礎教育事業作出較大貢獻,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發展潛力,在本行業有較高知名度。
(7)在其他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鄉土人才等。
五、工作要求
1.各學院(部)要高度重視省第七期“333工程”培養對象選拔工作,堅持公開、公正、競争、擇優的原則,嚴格把握标準和評審條件,确保推薦人選的質量。請各學院(部)黨委對推薦人選的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表現、學術誠信情況及其他基本情況(如推薦理由)等方面形成推薦意見,并提供紙質報告一份,加蓋學院(部)黨委和行政公章。(具體格式見附件5)
2.具體材料要求:
(1)《江蘇省第七期“333工程”培養對象申請書》(附件1),提供電子版;
(2)附件材料提供電子版,按《“333工程”申報附件重要說明》(附件2)整理,請編輯目錄、頁碼,各學院(部)要認真核對相關證書原件,如有弄虛作假等情形,取消參評資格;
(3)《江蘇省第七期“333工程”推薦人選彙總表》(附件3),報送Excel紙質版和電子版;
(4)《學術誠信承諾書》(附件4),報送紙質版。
以上紙質材料請于6月3日(星期一)15:30前由學院(部)統一報送至綜合樓229,電子版打包發送至郵箱1015563821@qq.com。
聯系人:唐旋
聯系電話:0512-68350262
人事處(黨委教師工作處)
202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