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用與管理微專業作為四位一體、交叉融合健康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注重思政教育和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的培養。11月24日,學生們在微專業負責人、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專任老師丁航帶領下,前往蘇康養昆山海峽康養人才培訓基地進行了一次融城思政教育,深入企業參觀學習。此次參觀學習活動旨在加強學生們思政教育,拓展視野,了解康養教培相關業務,增強其對康養産業發展趨勢的認識。
蘇康養·海峽康養人才培訓基地是蘇州康養集團的三級子公司,隸屬二級平台“康養托教”闆塊,由昆山開發區承租投資,蘇州康養集團、昆山國創投資集團合資運營。2024年7月正式揭牌,是全國首個融合海峽兩岸元素的康養人才培訓基地。培養并向全國輸送健康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覆蓋全産業鍊體系的康養産業人才,融合人才培訓、養老服務兩大功能,旨在打造以康養人才培育、孵化、輸出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台。将科學養生健康服務理念融入各類培訓班,通過向全行業輸出多類技能人才,為“銀發人群”帶來更多健康福祉。
在基地負責人劉亮吟老師的熱情接待下,學生們參觀了共享大廳、社區活力中心、老年大學、康養人才培訓基地、以及屋頂花園,對基地全貌、日常運營和開展業務有了基本了解。共享大廳中,劉老師向學生們展示了智慧用餐系統,強調了AI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老年大學的音樂教室中,劉老師還帶領學生們聯動了王華老師《健康活動策劃與組織》課上的音樂療法,指出了音樂療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好處,以及如何通過音樂療法觀察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互動。
劉老師強調,養老事業關乎每個人的未來,昆山基地正是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積極實踐和探索可持續的市場化康養模式,進一步豐富區域養老服務供給。她鼓勵學生們通過外出學習參觀來拓寬視野,紮實掌握基本功,學習AI技能,以保持在未來康養事業中的競争力,并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她指出,未來,基地還将面向全國各類康養機構從業人員,提供台灣地區特色的人才培養服務。在照護服務中積極融入“減法照護、遊戲化思維、生活即康複”理念,并逐步提煉為成熟的課程,打造台灣地區特色中醫技術培訓班、康複技術培訓班等,并将台灣地區的養老理念融入,培養康養專業人才并服務全國。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較好地拓寬了學生們對康養産業的認識,激發了他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學生們紛紛表示,他們将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為将來投身康養産業做好充分準備。這也體現了融城思政理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注重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學生們在參觀學習中體驗到康養産業的前沿技術和服務理念,在和基地負責老師的交流中深入思考如何在康養産業中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的統一,這将激勵他們在未來成為蘇州地區康養産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校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康養産業學院負責人張宇副教授表示将繼續加強與行業頭部等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培養更多适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複合型應用型康養産業專業人才。通過“走出去”,深入一線實踐,參觀學習等活動,學生們将能夠更好地理解健康産業的發展趨勢,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為健康中國2030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貢獻力量和智慧。
(伟德国际1946官网)